上外2020孔院之声系列讲座成功开讲

发布者:刘悦发布时间:2020-11-16浏览次数:181

       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众所周知海外疫情却愈演愈烈,孔院教师也在工作和生活多方面经历了严峻考验。为让上外师生了解疫情下的国际中文教育情况,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举办2020孔院之声系列讲座,特邀六位坚守在一线工作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来讲述新冠疫情中的孔院故事。

       2020年11月2日,2020孔院之声“新冠疫情中的孔子学院”系列讲座拉开帷幕。美国纽约巴鲁克国际金融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新力做第一讲,主题为《疫情下的美国和孔子学院》。讲座由上外孔院工作处处长张雪梅主持,吸引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及其他多所高校的师生在线听讲。陈新力院长结合自身在美经历和当地主流媒体报道,向听众直观展示了美国疫情发展趋势及其对孔院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从年初到现在,纽约疫情出现了三次高峰,居家隔离已成为了生活日常,出门的机会只有去超市囤积物资。虽然面临如此艰难的环境,孔院还是根据所在大学的教学规定,在做好抗疫防护的基础上,开展线上教学。今年秋季学期,孔院新增一个教学层级,开设班级数量达到32班次。针对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和紧缺教师的现状,孔院积极在当地招聘汉语教师。同时,孔院所在的巴鲁克学院中国留学生众多,当地教职工希望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孔院设计Say My Name、汉语角等活动,组织多场中美两国金融专题讲座,增进与大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孔院还与当地其他孔院联动,举办线上京剧活动等。孔院的系列线上活动在当地收获了良好的反响,孔院学生自发策划了线上结业式,感谢孔院教师的辛苦付出。

       同日下午,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孔令涛院长做题为《疫情下的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和中摩抗疫合作》讲座,分享了孔院的抗疫历程。哈桑二世大学孔院从3月起转为线上教学,在此特殊时期,孔院也收到了大使馆、孔院总部、上外寄来的口罩等抗疫物资。国际航班停止后,结束任期的教师和志愿者无法归国,孔院与大使馆积极协调,最后一批志愿者和教师终于在9月踏上了回国的航班。归国前后,上外孔院处也与志愿者和学院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志愿者隔离后安全返校。此外,孔令涛院长也在讲座中分析了摩洛哥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状,展望了后疫情时代中摩关系及摩洛哥孔院的发展,表示中摩密切的抗疫合作有利于摩洛哥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预计疫情后摩洛哥中文学习需求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11月4日,在题为《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的光和影》讲座中,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康林分享了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疫情期间所做的努力。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多方搜集物资寄往武汉前线,并致信孔子学院总部为中国加油,时任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马箭飞回信表示感谢,该事件也得到了人民网的报道。后来疫情在日本爆发,孔院先后收到上外校领导的慰问信和抗疫物资,物质上得到充足保障。同时为了满足停课期间学生的学习需求,孔院开设视频账号,定期推送汉语视频,此外还组织了多场线上文化讲座,邀请中国导演讲述中国电影故事等。目前按照当地要求,孔院已逐步恢复线下教学,孔院教师折返于大学三个校区,参加附中校园文化节,积极与当地民众沟通,服务社区、与大学合作,也走近青少年。康林院长表示,今后孔院将进一步融入当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做好中日人文交流的民间使者。

       11月5日,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磊做题为《孔子学院与中外人文交流:我与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讲座。他回顾了赛格德大学孔院发展历程并讲述了疫情下的孔院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稳步开展抗疫工作,推进线上汉语教学和居家HSK考试等。本年度由于新任志愿者无法外派,孔院师资匮乏,上外孔院工作处积极协调,帮助孔院招募了一批优秀的在线教学老师,保障了新学期孔院教学工作的开展。当地防疫政策调整后,孔院教师与在线教学老师配合,创新教学方法,线上线下融合开展教学。王磊院长也在讲座中分享了他眼中孔院工作的意义,认为孔院工作不仅能培养语言交流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更能够开阔视野、体验别样人文,从他国文化视角反观本族文化,对来孔院做志愿者的国内学生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经历。

       每场讲座结束后,与会听众都纷纷提问,积极互动。中方院长一一解答,并欢迎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国际中文教育的行列。张雪梅教授表示,希望通过系列讲座,让大家更多了解孔院工作,同时她也对疫情期间坚守在岗位的孔院院长和教师表达了感谢。

       2020孔院之声“新冠疫情中的孔子学院”系列讲座还将邀请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旦娜和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冯辉继续讲述孔院故事,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