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影视与我”线上活动

发布者:卢偲怡发布时间:2021-10-08浏览次数:562

当地时间9月26日,为纪念一年一度的“孔子学院日”,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教育处及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共同举办了“中国影视与我”线上活动,特邀活跃在中国演艺界的五位演员,分享各自与中国影视行业共同成长的故事,并与观众互动。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领事谭建川先生、周炼女士、中日新报新闻社主编孙莉女士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大阪产业大学校长吉川耕司首先致辞,对五位演员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并表示观看中国影视剧是学习中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希望大家能利用此次机会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用所学中文与演员们踊跃互动。随后,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教育处主任吴劲松先生发表致辞,他指出中日两国都有很多温暖人心的优秀影视作品,它们是了解一个国家文化最好的窗口,相信通过今天与五位中国演员的交流互动,大家一定能更好地了解客观真实的中国。最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宋炳辉教授回顾了中日两国影视交流的历史,并表示今后将发挥本部门的学术优势,在国别文学、影视文学、文化研究等方面继续研究。

出席活动的五位演员依次发言。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制片人、导演张光北先生回顾了三十年前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时的情景。这部电视剧在许多专家、学者、导演、演员以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创作下,不仅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影响和带动了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张光北先生在该剧中饰演吕布一角,付出了很多心血,获得了各国影迷的认可和喜爱;其主演、导演及监制的其他影视剧,曾多次在国内外电影节上斩获殊荣,广受好评。

朱玮菱女士与观众分享了《泳往直前》《诗人》《玫瑰行者》等影视作品的拍摄过程。她表示,不同角色的尝试不仅拓展了她的人生体验,也加深了她对于演员身份的认知。从初入演艺圈的困惑与迷茫,到如今真心地爱上演员这一行当,一路走来,她对梦想的追求更加坚定、人生更加丰满。

马丁女士作为演员、导演兼编剧,在多重身份的尝试与历练中,形成了自己对中国影视行业的独特见解。一方面,她从演员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出演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心得体会;另一方面,从导演的角度讲述了电影《狄仁杰之伏魔篇》和《记忆迷宫》的拍摄过程,总结了中国影视创作的挑战与机遇等。

王彦懿女士主要谈了如何被选中主演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作品《阿欧桑》并从此走上演艺之路的过程。此外,她还与观众分享了作为体验派与感受派演员,自己在拍摄过程中是如何快速进入角色的心得体会,以及又是如何难以抽离角色的逸闻趣事。

柳明明先生则重点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差生”,到追求“歌手梦”受挫,再到成为中央戏剧学院“优等生”的经历。他还分享了自己走上演艺之路后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即选择适合自己且自己也最喜欢的职业,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演员。柳明明先生在《父母爱情》《莫斯科行动》等影视作品中扮演的角色,也得到广大影迷的肯定。

五位演员真挚诚恳的态度与庄谐并重的报告内容深深打动了线上百余名观众。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观众们有的用日语、有的用熟练或并不熟练的中文向演员们提问,演员们热诚、耐心地一一作答。欢声笑语萦绕线上云端,本次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