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成立15周年,孔院教师策划了“马德里孔子学院人物访谈”系列活动,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学生阿尔贝托∙弗拉伊洛∙拉米雷斯(Alberto Fraile Ramírez )的故事。
今年23岁的阿尔贝托,本科就读于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就读于该校东亚研究专业的中国研究方向,目前就职于马德里的一家中国通讯科技公司。说起阿尔贝托对中国的热爱,还要从他本科期间的学习谈起。他在本科阶段曾有一门课程叫做“亚洲国际关系”,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阿尔贝托对中国的国际关系史有了更多的了解。期间他阅读了许多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书籍。在了解中国的过程中,他一点点爱上了中国。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萌生了要去中国学习和生活的想法,开始了他的汉语学习之旅。
研究中国
出于对中国的热爱,阿尔贝托读本科时便决定要研究中国的人口情况。他的本科论文研究了从1949年建国初期到2010年中国的人口概况,介绍了中国各省份的人口差距、户口制度、未来的人口趋势等等。在撰写本科论文的过程中,他大量阅读了介绍中国人口的相关书籍,对中国的认识也逐渐增多。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继续攻读东亚研究中国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有很多关于中国的课程,但学而不厌的他又如饥似渴地阅览了很多中国教育、文化以及中日韩东亚关系等书籍,他希望阅读能帮他揭开这个东方古国的神秘面纱。他的硕士论文依然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研究和调查了21世纪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商业关系。在论文中,他主要介绍了中国在拉美的经济投资和拉美对中国的出口贸易等经济概况。
阿尔贝托并未止步于眼前的成绩,他的心愿是申请去北京的高校读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并在未来继续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国际关系研究。
友谊之桥
阿尔贝托在马德里自治大学读书期间,有机会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还加入了马德里自治大学的中国协会。在这个协会里,他们共同策划过许多精彩的文化活动。阿尔贝托说:“我还注册了小红书账号,通过小红书,我认识了更多的中国人,我会教他们西班牙语。我还创建了一个微信群组,里面都是想学习西班牙语的中国学生,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在线上练习西班牙语口语,我帮他们纠正口语错误。比如这个月我们的口语话题是大学生活,大家可以分享各自的大学日常生活。” 阿尔贝托还会在小红书上分享一些介绍中国的英语、西班牙语书籍,以及中国书籍的西班牙语译本,比如说莫言的《晚熟的人》、余华的《活着》、张凯的《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和《China, 2049》等等,现在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社交达人”。阿尔贝托以他的方式,为中国和西班牙语言文化交流之桥添砖加瓦。
阿尔贝托在目前工作的中国通讯科技公司中,与同事相处得也十分融洽。因为这份工作,他开始对中国的通信技术、手机和电脑产品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与中国同事的日常工作交流中,也使他日渐熟知了中国人的工作方式。阿尔贝托想去中国的愿望也愈发强烈。
爱上中国
从初识书法到成为汉服粉丝,阿尔贝托对中国的痴迷也在逐步加深。他在马德里孔子学院学习汉语时,授课老师会带着学生们一起用毛笔练习每课的汉字,在练习的过程中,阿尔贝托也逐渐喜爱上了中国书法。他会拍下自己的练习作品,发到小红书上,记录自己的日常学习。
2022年7月,阿尔贝托通过马德里孔子学院推荐,获得了上海市政府3S暑期学校奖学金,参加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线上暑期课程培训。“我们的老师为我们表演了京剧,我觉得京剧唱腔非常有趣。此外,我们还参加了中国和西语国家的跨文化和语言交流讲座,还有汉语课程和中国系列文化讲座,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阿尔贝托说道。2022年9月,阿尔贝托参加了“马德里孔子学院日”,跟着孔院老师一起学习了中国剪纸,他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西班牙语频道CGTN的采访,他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剪窗花,我很开心能来孔子学院参加这个活动,因为我特别喜爱中国文化,所有的,我都很喜欢”。
此外,阿尔贝托对中国美食也是十分热爱。他品尝过马德里15家中餐馆,并表示未来他还会继续去探索其他中餐厅。虽然不能吃辣的他,每次只能吃清汤锅,但火锅却是他在中国美食中的最爱。“我还特别痴迷中国的汉服,马德里有时候会举办一些汉服节,我今年参加了汉服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还和参加汉服节的中国人合影留念了呢,” 阿尔贝托激动地说道。
圆梦中国
阿尔贝托表示:“学习中国研究专业和汉语后,我开始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我变得更加开心和幸福。我对中国的一切都很着迷,我觉得我找到了心中热爱的方向,每天我都在拼命学习中文,我希望自己能早日申请到中国的博士研究生”。
每天为了心中的理想努力,再苦也甘之如饴,阿尔贝托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追梦人。在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这条路上,这世界还有很多和阿尔贝托一样的追梦人,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心中都有着共同的热切期盼,那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去往中国,欣赏秀美山川和人文古迹,感受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祝愿这些追梦人可以早日圆梦,奔赴心中热爱。
供稿:西班牙马德里孔院 石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