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西班牙赛区第二十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如期举行,马德里孔子学院参赛选手林清睿(Luis Miguel)不负众望,斩获大赛二等奖。在庆祝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成立15周年之际,林清睿讲述了他的中文情缘。
萌芽破土
林清睿的妈妈常说他前世一定是个中国人,“我也这么认为。”林清睿笑着说。林清睿自幼便痴迷于中国文化。幼儿时期,他就通过看图片来了解中国文化;上小学之后,他更是喜欢在课间画中国长城和中国古代建筑,还会问他身边的中国同学汉字怎么写;到八岁那年,林清睿开始正式学习中文,至今已15年。对中国文化和中文的热爱,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内心一点点发芽破土,茁壮成长。
后来为了学习中文,林清睿还特地注册了一个QQ帐号,并通过这个账号和中国朋友聊天。刚开始他那蹩脚的中文常常让中国朋友摸不着头脑,闹出了不少笑话。为了更好地和他们交流,林清睿不断地查词典、学汉字,中国朋友也帮助他纠正语法和汉字错误,这使他的中文水平逐步提高,和朋友的交流也愈发顺畅。通过不断地努力,林清睿变得更加自信,不再惧怕开口说中文。
哲学情缘
林清睿热衷于哲学并考入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哲学专业。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让他对中国哲学也很感兴趣,“因为中国哲学一定会涉及到中国文化”他说。他经常在网上查阅与中国哲学相关的书籍,同时还买了中西双语版的《道德经》,下载了微信读书App,涉猎了《论语》《中国哲学简史》《道德经》《庄子》《韩非子》《周易》《易经》《山海经》《中国简史》和《中国道教和佛教史》等著作。最初林清睿只能读西班牙语或者英语版本,随着中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他开始尝试阅读中文原著。
林清睿为老庄子思想深深折服。通过阅读《道德经》,他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和思考人生。他认为人生在世就应该像竹子一样刚柔并济:竹竿十分坚硬,但是刮大风时,竹子只会弯曲,并不会折断。而且在今年的“汉语桥”比赛中,他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以篆书书写和其他参赛选手分享。
难忘师恩
2007年林清睿遇到了自己的中文启蒙老师——康超老师,康老师的教诲让林清睿受益匪浅,至今难忘。每节中文课开始时,康老师都要求学生们用中文和西班牙语分享自己当天的经历,以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康老师还举办了很多朗读和书写比赛,组织中文戏剧表演活动、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彩排演练,这些都激发了林清睿学习中文的兴趣和热情。
时光流逝,林清睿和康老师的情谊却跨越千山万水,延续至今。如今康老师和林清睿亲如家人,她得知林清睿要参加汉语桥时高兴不已,还翻出当年的照片,为林清睿加油鼓劲儿。康老师对他的鼓励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激励着林清睿一路向前。也是康老师的教导让林清睿更加热爱中国文化,并矢志成为一名中文教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也许这就是师生间最好的情谊。
逐梦中国
林清睿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去中国继续深造,想亲身了解中国的悠长历史,也体会当代中国的创新与活力。那些孩童时绘本上的中国神话,那些画了一遍又一遍的中国建筑,那些读了一遍又一遍的历史名作,都坚定了他去中国的信念。他希望能用中文和中国人面对面地交流历史,去图书馆阅读古代先贤的哲学教言,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的大好山河,感受热爱多年的中国文化。
林清睿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专业研究在中西哲学交流上做出贡献,让更多的西班牙人能够对中国哲学有所了解。
供稿:西班牙马德里孔院 石丽丽、李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