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劳拉:延续半个世纪的中文情缘

发布者:项晨辰发布时间:2023-02-24浏览次数:86

        2021年退休的罗劳拉(Laura Rosiello)曾任意大利司法部的法律专员。出生于法律世家的罗劳拉因为熟悉意大利法律并且会说中文,曾先后两次被派往广交会担任经济-法律类翻译。然而,罗劳拉早在1976年就与中文结下了不解的情缘。那一年,刚刚上大学的罗劳拉因为迷恋中国历史和文化,选择了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中文专业,自此一段跨越近半个世纪的中文情拉开了序幕。

        罗劳拉回忆道:“1989年是我第一次去中国,我获得了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的奖学金,在北京学习、生活了一年。我那时的同屋也是一名来自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的学生,虽然我们后来没有了联系,但是我仍然记得我们在北京一起经历的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我们一起挤公共汽车、一起穿梭在满是自行车的街道上、一起逛精美的丝绸店、一起买好吃的北京点心。”

        怀着对中国的眷恋,罗劳拉在1991年又成功申请到了复旦大学的奖学金。这次,她的室友是一名中国大学生。对此她非常兴奋,抓住一切机会跟中国室友练习中文口语。她的中国室友也非常热情,常常邀请她去自己的亲戚家里做客,为她准备最地道的中国菜。每逢假期,她们会结伴而行,游览了苏州、杭州、黄山、大同等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各地不一样的风貌给罗劳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中国的留学生涯结束后,罗劳拉回到了意大利。在意大利的生活和工作中,罗劳拉很少能够用到中文,但是她对中文和中国的热爱并没有消失。她常常阅读有关中国的报道和书籍、也常常去中国餐厅吃饭,哪怕跟中国服务员用中文只言片语地聊几句,对她来说也是很不错的练习。有时候在那不勒斯遇到中国游客,她会主动用中文帮助他们,并为自己感到自豪。

        今年65岁的罗劳拉退休后,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重拾中文,因此她报名参加了孔子学院HSK三级的课程。每次上课前,她都会预习新课,上课时认真听讲、努力做笔记,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写汉字。除此之外,罗劳拉每周都来孔院参加“孔子俱乐部”的系列讲座,从中了解中国现当代社会的各种情况。

        罗劳拉在采访中表示:“在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学习中文,让我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今年5月,我会报名参加HSK三级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下个学期,我会继续报名HSK四级和商务中文的课程。如果有机会,我还想申请奖学金去中国留学。”罗劳拉的中文情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