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际中文日”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活动一览

发布者:项晨辰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321

“国际中文日”汉语角活动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2日,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举行了三年来首次“会话星期四”线下汉语角活动,作为庆祝“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的首场。

       “会话星期四”活动是马德里孔院的金牌文化活动之一。活动利用各种有趣的文化知识让学生们在练习口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2019至2022年转为线上举办。今年,经过孔院内部讨论,为了满足孔院学生听说练习的需求,活动恢复线下举办。此外,为了给非马德里地区的学生提供便利,决定仍然保留线上活动。

        本次汉语角活动的主题是“通过中文成语、俗语学习中国历史”。通过“炎黄子孙”“神农百草”等俗语介绍了从“上古时代”到“三皇五帝”时期的中国历史。活动上同学们积极参加讨论,其中一位12岁的小朋友还在课后表达了希望学习整个中国历史的愿望。

“国际中文日”古诗抄写活动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2日至4月20日,马德里孔子学院开展了以“诵读古诗,书写汉字”为主题的古诗抄写活动。

        成人班的活动以《山行》《春晓》《江雪》《忆江南》和《鸟鸣涧》等古诗为活动素材。老师们首先通过解释字形,使学生感受汉字的“形美”,再通过讲解诗句的意思使学生体会中国古诗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美”。之后,学生们进行古诗诵读,体会中国古诗的“韵律美”。孔院为本次活动准备了精美的硬笔誊写纸,伴随着中国古典民乐,学生们认真地抄写古诗。抄写完成以后,孔院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并讲解了汉字书写时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儿童班的古诗抄写则选取了王维的《画》,通过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对这首诗有了形象生动的理解。在猜谜环节,大家争先恐后竞猜。

        通过举办本次古诗抄写活动,汉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也从自己的作品中体验到了学习中文的成就感。

“国际中文日”图书之夜活动

        当地时间2023年4月21日,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联合马德里大区政府共同开展“图书之夜”活动,以“蒲松龄及《聊斋志异》”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月亮”为主题,组织了两场读书活动,为西班牙民众介绍中国古典文学。

        活动伊始,孔院赵竹轩老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蒲松龄的生平和他的著作《聊斋志异》,并分析了“阴”和“阳”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接着,演员倾情表演了《聊斋志异》中《郭秀才》的故事,让在场观众身临其境。

        第二场读书活动主要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月亮”为主题,孔院汪可可老师首先介绍了与月亮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和“中秋节”,然后解释了“月亮”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代表的独特含义:团圆、思乡、孤独。接着,演员肖熙柔用西班牙语和中文朗诵了经典诗词:《月下独酌》《月夜》《生查子·元夕》等等。演员朗读《静夜思》时,在场观众共同朗诵了这首流传千年、脍炙人口的作品。

“中国神话故事”工作坊

        当地时间2023年4月27日,作为2023年“国际中文日”的系列活动之一,西班牙马德里孔院组织了“中国神话故事”线上工作坊,孔院石丽丽老师结合动画,为西班牙学生介绍了华夏文明家喻户晓的经典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伏羲结网”和“仓颉造字”。

        随后,石老师还介绍了记载这些著名神话故事的古籍,如:《三五历纪》《山海经》《楚辞》《风俗通义》等,并向学生推荐了《山海经》的西班牙语译本,鼓励学生们通过阅读先秦古籍,了解中国早期神话故事。

        在介绍“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后,石老师结合“上帝造人”和古希腊神话中的“盖亚女神”对东西方神话故事进行了中西对比,引导西班牙学生讨论中国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故事的异同。

        最后,石老师推荐了中国神话和仙侠题材的电视剧,鼓励学生们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中国神话故事,感受东方神话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