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音乐梦:亚里士多德大学孔子学院学员乔承善

发布者:项晨辰发布时间:2023-05-17浏览次数:103

       “事实上,在我开始学习中文之前,我就已经爱上了中国音乐。”

        乔承善(Haldoupis Georgios)52岁,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乔承善是音乐人兼音乐老师,同时也是亚里士多德大学音乐研究系的在读学生。

        2019年,乔承善在亚里士多德大学读书时看到了孔子学院成立的消息,于是他立即决定报名成为孔院的第一批学生。

       “正是那次突然的决定,我与中国和孔院开始了奇妙的知识和友谊之旅。”

                                                                       ——乔承善

        2017年之前,由于希腊金融危机,音乐行业的失业率非常高。因此,乔承善有了很多的空闲时间。

       “我记得当我发现了真正的中国歌曲时,我感觉自己寻找到了宝藏。那是我在YouTube上偶然间发现的。当时的我还不懂中文,我只是凭我的喜欢保存了所有中国歌曲的链接。”乔承善说道。

        后来在大学里与一位民族音乐学教授讨论过中国音乐后,乔承善下定决心,是时候学习中文了。

       “我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会对中国音乐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中国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想有两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是中文课程,其次是我的毕业论文。”

       “刚开始上课时我发现中文就是音乐,因为中文有四个声调,这让我着迷。”

——乔承善

        在雅典,乔承善遇到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古筝演奏家,从她那里得到了很多音乐上的帮助,还听到了中国驻希腊大使馆音乐文化比赛的消息。后来,乔承善改编了齐豫的《橄榄树》并参加了比赛。

        “我喜欢齐豫女士,她有点像希腊著名歌手哈鲁纳·亚历克西乌(Harula Alexiou)。我一直认为一首歌可以隐藏很多秘密,当我听到《橄榄树》的时候,很喜欢它的旋律,并填上了希腊语歌词。”

        参加完比赛后的乔承善对中国音乐愈发热爱。在2022年,由乔承善作曲并在时任国际中文教师陈森的帮助下填词,亚里士多德大学孔子学院的原创中文主题曲《我的一天》(My day)诞生了。乔承善希望自己的音乐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

        “那时候,新冠病毒让人们心碎。所以我想要一些热情、乐观的东西。最后,我想我们做到了。”

——乔承善

        就像有希腊人喜欢中国文化一样,也有中国人喜欢希腊文化。乔承善在Facebook上认识的中国老师就是其中之一。这位老师曾在希腊学习,现在在中国教希腊语。

        “我在Facebook上看到他和年幼的中国孩子们一起唱着一首古希腊歌曲,我很感动!”

——乔承善

        乔承善有了同样的想法,在乔承善任教的学校里有一堂互动课,校长和教师们会在课上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乔承善希望和孔院合作,在他任教的学校里开设一门中国音乐课程,让希腊孩子们唱起经典的中国歌曲或吟唱古老的中文诗词。

        “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那将是非常美丽的!”乔承善说道。

        遗憾的是,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这个学期乔承善暂别了孔院的中文课程。

       “但我想你们不会这么容易就把我‘赶走’的!今年的九月,希腊和中国的神明将指引我们再次在孔院相遇。”

——乔承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