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新任意方院长万丽雅专访

发布者:项晨辰发布时间:2023-06-13浏览次数:95

缘起东方大学

        万丽雅院长1994年从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从那时起她便投身于中文教学和中国文化研究事业。自2006年起,万丽雅院长开始在东方大学任教,目前主要教授本科二年级的中文语法课和研究生一年级的中国文学课。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培养出了很多意大利本土中文教师,他们在那不勒斯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教中文,有些已经成为东方大学孔院下设孔子课堂和教学点的中坚力量。

        “中华文明跟古希腊-罗马文明一样,在世界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一直以来,我就非常想了解伟大的中华文明。上世纪末,世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旧的世界格局逐渐瓦解,新的多元世界即将从旧世界的灰烬中诞生。从那个时起我就认为,中国一定会崛起。”

        1992年万丽雅获得了中国外交部一学年留学奖学金,前往中国人民大学进修中文。在留学期间,万丽雅被中国电视剧吸引,自此她把研究方向定为“中国电视剧台词的语言学分析”。在她看来,中国电视剧是了解现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扇窗户,从90年代初期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到近几年大火的反腐剧、抗疫剧,万丽雅都如数家珍。她曾出版专著《中国电视剧——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广角镜》,以电视剧为媒介向意大利社会介绍中国。此外,她还带领东方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团队翻译了大量中国电视剧和电视广告字幕。万丽雅说:“这些翻译工作的意义非同一般。我们常常能看到英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的字幕翻译,却很少能看到意大利语的,这导致意大利人失去了很多认识中国的机会。现在我们要把这个机会带给意大利人。”

见证中国30年的发展

        在万丽雅第一次去中国前,整个意大利社会对中国都知之甚少,有的人甚至分不清中国和日本,除了从中文老师那儿听到一些关于中国的描述外,万丽雅很难找到其他关于这个东方国家的信息来源。万丽雅无法想象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她以为在中国的生活会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冒险。然而当她到达中国以后才发现中国正在以飞一般的速度进行着现代化建设。那时的中国,摩天大楼正拔地而起,这让她仿佛置身于新兴的北美,而不是古老的亚洲。

        “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经济的兴起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我刚到中国的那段时间里,中国还在实行双币制,外国人只能使用‘外汇券’,在指定的‘友谊商店’购买商品。如今,人们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手机支付、网上购票、叫出租车……。现在我每次去中国,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新的街道、新的建筑、新的餐厅,每天都有新的东西要学。”

        虽然中国人的生活、工作节奏随着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快,但是中国人热情好客的性格却从未改变。无论万丽雅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当地人对她的欢迎:在北京的五道口,书摊小贩给她推荐有意思的中文书;在西安的回族餐厅,拉面师傅为她表演特色舞蹈。一次偶然的机会,万丽雅和她的室友在一家餐厅结识了“中国摇滚之父”崔健,并成为了朋友,每次崔健举办演唱会,都会邀请她们去参加。万丽雅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她也常常在中国旅游,足迹遍布整个中国。

传承孔院衣钵

        2023年1月,万丽雅接过前任意方院长宝拉的接力棒,成为了孔院第四任意方院长。“我非常欣赏《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虽然意大利和中国有很多文化差异,但是我们应该尊重并且跨越这些差异,寻求和谐共处的方式,相互支持,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进。我不仅是孔院的意方院长,也是孔院的代言人,代表孔院在意大利介绍优秀的中国文化。”

        “我会在那不勒斯孔院原有的办学、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向那不勒斯当地民众展现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一千零一面'。我相信,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意方与中方的合作将更加坚实,彼此之间的了解也将更为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