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4年3月27日,以“数字化赋能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在匈牙利赛格德市阿戈陶AGOTA文化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也是赛大孔院2024年国际中文日首场活动。
研讨会由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与下设孔子课堂厄特沃什中学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匈牙利、希腊、黑山、波黑、波兰、法国、比利时、英国、白俄罗斯等国家与地区的约二百六十名中文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线上线下参会,共同探讨数字化国际中文教育的最新趋势、挑战和解决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匈牙利大使馆韩冬升参赞致辞,鼓励与会者在教育数字化的新赛道上勇于探索,以数字化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匈牙利的中文学习需求。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副校长扎卡·彼得(Zakar Péter)表示,中匈关系十分重要,赛格德大学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近十二年,赛格德大学将全力支持在匈的中国科技与文化工作人员。赛格德教育区中心主任朱迪特·普列索夫斯基尼·乌伊法鲁奇(Plesovszkiné Ujfaluczki Judit)总结了赛格德地区中文教育的蓬勃发展,祝贺厄特沃什中学即将在秋季新增高级中文学习项目。
研讨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教材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慧分享了题为《技术赋能外语学习的创新与实践》的主旨演讲,以翻译教学为案例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外语教育的数智化发展。匈中双语学校校长爱尔戴伊·茹娆(Erdélyi Zsuzsanna)与考文纽斯大学研究员法蒂玛·何莫(Homor Fatma)介绍了在匈中双语学校中文教学中采用的数字化平台与便携式工具。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匈方院长周雅丽(Zoltai Alexandra)介绍了中国数字化教育政策、资源建设概貌与典型创新解决方案。佩奇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治江从传统体育角度分享了太极的文化意蕴,并带领参会者体验经典招式。
茶歇期间,线下参会者体验了中国书画、太极和舞龙。
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登贵、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睿分别主持了中文场、英语场平行会议,围绕数字化课堂教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两个主题,讨论了如何运用新思维、新资源来开展教学,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厄特沃什中学校长基拉·蒂博尔(Tibor Gera)主持了“中匈建交75周年特别活动特别场”平行会议。嘉宾以“体育——中匈往来的桥梁”为主题,交流了在中匈体育往来方面的亲身体验。
新华社、凤凰网、Delmagyar、Radio88等媒体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报道。
(部分图片摄影:Fergie Oti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