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于丝绸之路考察的匈牙利探险家”展览先睹记

发布者:韩薇发布时间:2019-03-07浏览次数:256

初冬的布达佩斯夜幕低垂,冬雨绵绵,寒冷而肃杀,而多瑙河畔的伊柏尔布达创意之家(Ybl Budai Kreatív Ház)内却人头攒动,温馨且热烈。我驱车近190公里应邀前来参加“往来于丝绸之路考察的匈牙利探险家”展览的开幕式。该展览由匈牙利科学院、中国敦煌研究院及雅典娜革新与地缘政治基金会联合举办,展览从2018年11月26日持续到2019年1月7日。

由于早到了一会,我便对这座别致、精巧的会馆先进行了一番“探险”。这是一座顶部有两层塔楼、前面有雕刻柱廊的新古典式建筑,它突兀地出现在车水马龙的沿多瑙河机动车道的一旁,酷似国内某些抗拒拆迁的钉子户。

步入大厅,只见三盏兼具古朴和时尚特色的巨大套环吊灯照得室内一片辉煌。门内的左侧已早早布置好了接待展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中、匈、英三个版本的展览宣传手册,以及印有展览名称的铅笔、冰箱贴等小礼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活动的人越聚越多,大家都在翘首等待展览的揭幕。

六时整,展览开幕式准时进行。首先由伊柏尔布达创意之家的艺术管理员卡塔·凯泽(Kata Kaiser)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随后是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馆长莫诺克·伊斯特万(Monok István)的致辞,他就展览的背景及其意义做了说明,并预祝活动成功举办。最后,应邀前来的中国敦煌研究院的罗华庆副院长发表了演讲。他回顾了敦煌文化重新被发现的历史,特别提及奥莱尔·斯坦因(Aurél Stein)以及新近发现的匈牙利贝拉·塞切尼(Béla Széchenyi)伯爵的探险和著述对于敦煌学的贡献。罗先生的发言由我的朋友、匈牙利年轻的汉学家刘方(Judit Bagi)女士担任翻译,她精通中文和匈语,传达的信息不时地引来热情的掌声。

开幕式后,参观的人群便在展览负责人艾格尼斯·凯勒切尼(Ágnes Kelecsényi)女士的引导下移步展览大厅,开始了敦煌及丝绸之路的再发现之旅。展览以时间为线索,通过两位探险家遗留下来的影像、照片、手稿、地图以及实物生动地还原了一百四十年前他们眼中的敦煌及古丝绸之路的地质地貌、风土人情。

我对斯坦因这个名字早有耳闻,一直认为他就是个盗窃和破坏别国珍贵文物的“强盗”,对于塞切尼伯爵及其丝路探险则是闻所未闻。实际上,早在1879-1880年间前者就已经对敦煌进行了考察,并于1890-1899年间出版了相关的匈文和德文学术报告,斯坦因只是步其后尘于1900-1916年间才对中亚地区更大范围地开展了三次探险活动。敦煌学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只知‘强盗’斯坦因,不闻匈国塞切尼”,这种状况由于近年新史料的不断被发掘面世而逐步得到了改变。

随着不断涌动的人群,我在文字、图片之间徜徉,一会儿在仿制的野外探险帐篷前探头探脑,一会儿又在莫高窟塑像的老照片前端详审视,再过一会儿又透过玻璃罩费力辨识斯坦因手稿上的文字,大脑不断地闪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句,以及探险家们顶着风沙、孑孓踯躅的身影。他们的执着、坚持与玄奘相比毫不逊色,都在人类文明的交流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展览在创意之家的地下室延伸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米高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图》的复制品,图中端坐的观世音以慈祥的目光凝视着我们这一干中匈凡夫俗子。在地下室,我有幸遇见了正由刘方女士陪同着的敦煌研究所的罗华庆副院长和夫人。短暂的寒暄过后,我们饶有兴趣地谈起了敦煌。在交谈中,罗先生很庆幸由于敦煌地处偏远、地理条件恶劣,这样才使得艺术瑰宝未遭到被毁灭的命运。接着,他又很自豪地告诉我,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莫高窟的壁画都进行了数字化的处理,使得游客和学者借助媒体手段,不必身处洞窟便可欣赏、研究这些旷世杰作。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要过去了,在我迈出创意之家的大门时,我又惊喜地见到了匈牙利著名的翻译家姑兰(Éva Kalmár)女士。姑兰女士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北京学习和工作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她对中国文学在匈牙利的推介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先后翻译了鲁迅、周作人、孙犁、三毛、陈村、莫言、苏童等作家的作品。她还是匈牙利唯一研究、介绍中国戏剧的汉学家。作为优秀的编辑,她编辑出版了亚洲文学作品50多部。在她年近八旬时仍笔耕不辍,亲自翻译了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正由于在匈中文化交流中所做的突出贡献,她荣获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图书特殊贡献奖”。在交谈中,我们提起了即将由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她父亲拉斯洛·卡尔马(László Kalmár)的图片展。卡尔马先生是匈牙利著名数学家,也被称为该国计算机科学之父。他曾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复旦大学的数学系工作过一段时间,同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有过很深的交往。2018年夏天,我利用回国休假的机会,抽空去了趟复旦大学的邯郸校区,拍摄了几张已修葺一新的数学系老楼(即现在的子彬楼)的照片,以在图片展中与卡尔马教授当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楼前的留影做一对照。传承于两代人之间、横跨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情结着实令人感喟不已。

当我们走出创意之家时,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由于我的一再坚持,姑兰女士最后答应我陪她走到车站。目送着逐渐远去的那个硬朗、矍铄的背影,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明天孔院还有更多的工作在等着我呢!

      * 作者为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y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