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送老,展望未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举办2024年“新汉学计划”博士师生见面会

发布者:项晨辰发布时间:2024-05-03浏览次数:133

        4月1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24年“新汉学计划”博士师生见面会于虹口校区举办,“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导师、四个年级的博士生、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冯辉等参加。会议由孔子学院工作处副处长葛起超主持。

        冯辉首先与在场师生一道回顾了学校“新汉学计划”项目发展历程,并特别介绍了往届优秀毕业生和在读博士生的出色成果,鼓励大家以他们为榜样,继续提升中文水平和科研能力,争取获得新的突破。

        随后,博士生们依次发言,分别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进展等,也表达了加入“新汉学计划”以来的感受。2022级伊朗博士生曼龙表示,“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了解只有‘功夫’,这几年通过学习儒家思想,对中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即将毕业的2020级泰国博士生兰梅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博士四年的学习感悟,她建议大家多跟导师沟通,导师的经验和意见非常重要,“攻读博士的路途很艰难,但在这条路上走的每一步都非常珍贵,是值得的”。

        四位2023级新生也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并表示学姐学长们的成绩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感谢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上外给予的宝贵机会,将发挥自身语言和专业所长,在导师的带领下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术论坛,向青年汉学家不断靠近。

        听完学生们的发言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春相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博士学习经历,并希望各位同学把握好机会,认真学习,取得更多学术成果。

        导师邵洪亮教授则提到,这几年在指导“新汉学计划”博士生时也了解了很多学生所在国家的国际中文教育情况,期待未来更多此种形式的教学相长、优势互补。

        新加入“新汉学计划”团队的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爱玲教授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博士生们多交流,拓宽研究视野,激发研究灵感,碰撞学术火花,探索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新视角。

        会议最后,冯辉预祝兰梅顺利毕业,并寄语所有博士生依托学校丰富学习资源,产出优质学术成果,致力于成长为“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孔子学院工作处将一如既往地为各位学子提供支持和帮助,助力“新汉学计划”青年学者的成长和发展。

        截至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累计接收了来自泰国、越南、埃及、吉尔吉斯斯坦、西班牙、韩国、秘鲁、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约旦、缅甸、巴基斯坦、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等国的“新汉学计划”博士生,他们在中文书籍外译、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表现突出,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